民国:关东参王笔趣阁

第64章 木把重聚(第1/2页)

第64章 木把重聚

“刘大哥,今年山场子的活,跟往常年不一样了。”

李永福一脸为难,不知道该怎么说。

“咋回事儿,你就直接说呗,再不一样还能咋地?”

水老鸹皱眉,不明白李永福这是整的哪一出。

“唉,我就直接跟你说了吧,咱这山场子,从今往后不是大柜自己的了。

现在是官办的场子,大柜只能算入股。”李永福一咬牙,直接说道。

此话一出,曲绍扬和水老鸹都傻眼了。

“这咋就成官办的场子了?这跟官府有什么关系啊?”

“咳,能咋回事儿,有人看着咱挣钱,眼红呗。”

李永福叹气,把事情的原委,一五一十跟师徒二人说起来。

光绪二年,朝廷在安东设立县治。

地亩开始征赋的同时,在大东沟也设立了木税局,承认木材采伐合法化,征收木排捐。

从那儿开始,木把伐木放排,就不用再担心朝廷扣押,颗粒无收。

各料栈、木场通过官府办理采伐许可,缴纳赋税之后,就可以合法采运木材。

因此,不少料栈和木场也是赚的盆满钵满。

官府眼见着木材生意如此红火,自然不满足于只收取木税。

于是今年秋天,由东边道官员牵头,联合各料栈、木场,共同成立官办木植公司。

从此往后,木材的采伐、木税缴纳等相关事务,都由官办木植公司负责。

公司可以将资金借贷给料栈、木场、把头,施以保护。

钱修成是第一个在横山建山场子的,也是横山山场子中最大的一个,这种事情,肯定落不下他。

如今这横山山场子,也归属于官办木植公司。

往后山场子的收入,木植公司要抽成一部分。

“干活的还是咱这帮人,就是木植公司要安排个大把头,再带几个人来。

刘大哥,只能委屈你,当个二把头了,你看这事儿……”

李永福也没办法,官府明面上说的漂亮,实际上就是巧立名目、强取豪夺罢了。

可他们都是平头老百姓,敢不听么?

不听的话,山场子直接不让干了,那还指着啥挣钱啊?

听完李永福的话,水老鸹和曲绍扬都沉默了。

好一会儿,曲绍扬开口,“二柜,当初我是跟柜上签的三年契约。

既然山场子成了官办的木植公司,那我这契约应该不算了吧?”

曲绍扬想的是,如果可以借机会解除契约,索性他就不在山场子干了,另外想挣钱的办法。

“愣虎儿,不是叔不开面儿,这个真不行。

咱这山场子归木植公司管了,你的契约,依旧算数儿。”

李永福叹口气,他也没辙,这些不是他能说了算的。

“三年契约未满,你要是不干的话,只能照着契约赔偿一千两银子,或者,吃官司。”

官府那头也不是傻子,组建木植公司的时候,各家柜上有多少木把,早就摸透了。

契约未满,曲绍扬要是说不干,官府肯定不能放过他。

“绍扬,咱来都来了,不干活还能咋办?留下吧。”旁边的水老鸹叹了口气,劝道。    水老鸹跟柜上是一年一签契约,每年木排流放到安东,契约就算结束,冬天到山场子干活的时候,再签下一年的。

所以水老鸹要说不干的话,谁也管不着他的去留。

可曲绍扬不行,三年契约签了就没有反悔的机会,一千两银子,他们拿不出来,总不能让曲绍扬直接跑吧?

到时候人家拿着契约到官府,一告一个准儿,最后不还是乖乖回来干活?

水老鸹生怕曲绍扬这愣劲儿又上来,赶忙开口劝。

曲绍扬也明白自己现如今的处境,契约还在他就跑不了。

除非他躲进深山老林里去谁也找不着,可是离着清朝灭亡还好些年呢,他总不能一直着吧?

“行,听师父的,反正咱是凭力气吃饭的。

不管是柜上,还是啥公司,只要干活给工钱就行。”

曲绍扬知道师父的苦心,于是点头答应了。

“哎,哎,这就对了,那啥,那咱就先去大房子,商议商议今年的活怎么干。

过两天木把齐了,一落雪咱就得开工。”

李永福一听水老鸹师徒同意留下来,不由得松了口气,忙招呼师徒二人去大房子里休息。

所谓的大房子,就是一栋木刻楞的房子。

跟普通人家相比,这房子要大很多,里头南北两趟大通铺,地中间有两个王八炉子。

这王八炉子,是木帮发明的独特取暖用具。

将一口厚铁锅,倒扣在一尺半高,四四方方的地炉子上,用黄泥将铁锅四周都糊起来。

然后一头留灶门,另一头用砖和黄泥砌一段步步高升的烟道。

冬季天冷,这木刻楞的房子四处透风,即便是炕烧的滋滋热,屋里也不暖和。

加上俩王八炉子,整晚上有人专门负责添柴火,这样人住在屋子里才不会冻僵了。

众人一进大房子,不少木把就围了上来打招呼。

“哎呦,把头回来了,愣虎儿,好久不见啊。”

王长亮、老孙、大柱子、二毛子等人都是跟着李永福一起回来的,众人有些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