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迁太快的后果
第896章 陈滨的顾虑(第1/2页)
“那直接改为注册制是不是也有些太快了,好歹给这些企业一些适应的时间吧?”
陈主席在这边跟着沈旭东商量。
虽然他才是证监会的一把手,算是沈旭东的上级。
但谁让沈旭东这次来股市改革,背后站着领导。
这本身也不止是沈旭东的意思,陈主席只能是旁敲侧击的跟他商量。
听着陈主席并没有拿信息披露真实性的那条规则说事,更多的还是对这第二条有些意见。
沈旭东也是反应过来,陈主席关心的原因。
“陈主席,这事我觉得就得趁这个时候办。”
“现在股市低迷,许多的制度正是推动的好时机。”
“我们出台的政策越多,越能展现政府对于这一块市场的重视。”
“而且我觉得推动注册制之后,股市的企业才更多,证监会的工作量和重心也能转到其他方向,而不是着眼于眼前。”
陈主席一直犹豫的原因怕还是审核制本身所代表的证监会的权力。
目前的证监会其中标志性的权力就是对于企业上市的审核。
谁都绕不过证监会,这其中的巨大权力,一但改为注册制后就立刻消失。
相当于自己把自己的权力给放下去。
原本陈主席只是想配合沈旭东改革股市,可没想过对自己的部门开刀。
这也是他急着飞来这一趟的原因,真要这么改革下去,他们证监会的权力是一下子缩小。
甚至各个省的领导干部们,谁会还拿他们当回事?
“旭东,你说的工作重心转移是什么意思?”
陈主席这会儿听着沈旭东的意思,心里已经清楚。
这事怕是还是得改革,他连想拖一拖的心思都别想。
如今也只能听沈旭东所说的,看看能不能从某些地方找补点权力回来。
作为各单位的一把手,尤其是院里直属单位的一把手。
有些事也无奈,权力总是得抓的,真要是权力小完全下放下去。
去年的机构改革就是教训,强势部门就是会比清闲的部门保留的人多。
“就是对于整个股市的信息纰漏造假,财报造假等问题做最大强度的监察。”
“这点我在报告上就有提,希望我们单位能尽量监管起来。”
“这我知道,不过上边写的从重处罚是决定执行到什么程度?”
陈主席如今心中也只能从其他几个区域内找补点权力。
对于处罚的程度还是比较关心的,要是处罚实际不痛不痒的话,那根本不算是权力。
好在沈旭东这块在报告上写的倒是从重处罚,至于具体的力度倒是没写的太明白。
“毕竟是经济欺诈,还是以处罚金为主,要是真的造成严重问题,再考虑追究刑事责任。”
“这点,我之后会跟章院长去沟通,尽量把证券法给完善起来,尤其是具体执行的细节上也进行完善。”
许多东西其实现在处罚,哪怕证监会出规定都是名不正言不顺的。
不过这年头这种政策性文件和上级主管部门下发的通知还是有些法律效力的。
名义上其实是没有效力的,但实际上按政策执行的是大有人在。
沈旭东准备一边先执行,一边跟章老师讨论,证券法从根本上完成落实。
真正成为一部能管理国内金融证券的法律。
“处罚力度上,处罚的金额从五百万起,上不封顶!”
“根据公司的规模和具体的虚报的程度,以及对投资者误导的程度来看。”
“我希望一次虚报后的处罚,起码能让公司的资产消去1\/3以上,哪怕被罚倒闭也行!”
重症还是得用猛药,相比起国外的市场来说。
这一块做的就要比国内股市强,需要信息和财务报表的处罚力度极大。
他提出的这点就是借鉴的米股市场,起码一次虚报被发现的处罚能让大部分公司望而生畏。
目前国内的处罚力度,其实根本就没什么处罚,就是证监会勒令改正罢了。
真处罚也就三十到六十万,哪怕封顶五百万也到顶了。
这个处罚对个人那是力度不小,但对公司来说,尤其是对于核准制下能上市的公司来说真的是毛毛雨。
违法成本太低了,老老实实披露真实的财报和公司信息,可能股价容易大跌。
而虚报财务,反正撑死也就罚点钱,那还不如罚钱。
许多时候,股市上公司的一些问题,往往就是制度本身的问题所引发的。
沈旭东如今首先要保证的一条,就是股市上所有公司的公布的信息必须得为真实信息。
任何公司敢虚假瞒报,错报,捏造信息的,一律重罚,甚至罚到破产为止。
只有信息都是真实的公正的,才能保证市场上的股市竞争。
尤其是那些之后因为注册制实现上市的公司,才能让市场形成大浪淘沙的结果。
“罚这么重?”
陈主席这会儿是眉头一挑,眼神一亮。
虽然这实际是得罪人的事,尤其是在国内,许多时候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的观念还是深入人心。
而这些大企业,本身是经济上的违法,再加上是国企,在之前也的确容易轻轻揭过。
要论之前陈主席可不会愿意尽力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