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雄鹰苏勒坦汗

第1031章 修书立碑抚远人(中)(第2/2页)

物为择地而建寺,柔化斯民,使知敬顺。……国之老幼,远近济济争趋……既而曰:‘亘古以来,未闻若斯,……吾子子孙孙,世世臣服,永无异意矣!’,说明当时来朝的人很多,连苦兀岛上的费雅喀(苦夷)人也来臣服,他们急着向明朝的钦差表忠心;这里足足记载了一百多个题名,有官员也有工匠,光各部的部长便有数十人之多,可见当时盛况”。

布达听懂了,点点头说道:“那另一座碑呢?记载了什么?”

“另一座内容差不多,只是这一回亦失哈带来的人更多,‘率官军二千,巨舡五十再至。民皆如故,独永宁寺破毁,基址有焉’,永宁寺被毁本是大罪,当地的吉列迷人(野人女真)十分恐惧,担心遭到明军屠戮,从中可见当时明朝的国力强盛,虽远必诛;但是亦失哈等‘体皇上好生柔远之意,特加宽恕。斯民谒者,仍宴以酒食,给以布物,愈加抚恤’,说明当时明朝在本地施政是以抚为主;‘于是人无老少,踊跃欢忻,咸啧啧曰:天朝有仁德之君,乃有启处之方,我属无患矣!’,说明当地明朝的仁政得到了当地部落的拥护”,阿海耐心地解说,听得布达连连点头,“咱们在本地施政,也可借鉴明朝时的怀柔之策”。

阿海忽然笑起来,“安答,你我立大功的良机到了。只需将两座碑的碑文拓下来送至大汗处,便是大功一件!”

“安答这是何意,区区碑文算什么大功?”布达有些迷惑。

“当今圣上英明天纵,一向想建立超过成吉思汗的功勋。这两座碑文代表着汉人开疆拓土、扬国威于万里之外的雄心,堂堂蒙古大汗又怎会甘心落于汉人之下?朝堂早有传闻,圣上有增设奴儿干万户府之意。我料圣上见此碑文,定会下旨加大对奴儿干地区的支持,我等正好趁此良机为大卫招抚各部、开疆拓土,建不世之功!”

——他俩的分析没错,当这封奏疏送至莲花大可汗处时已是数月之后,好大喜功的莲花大可汗见到这两座碑文,顿时勾起开疆拓土的雄心,下令户部调拨粮饷至奴儿干地区,并命布达、阿海等人在当地招募勇士,扩军备战,征讨不臣。

作为穿越客,苏勒坦知道沙俄侵占奴儿干都司后,将永宁寺碑拆除运往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实中华前所未有之耻。为宣示主权,特下旨命布达重修永宁寺、阿海书写碑文,在永宁寺的石岩上再立一座碑。

状元郎阿海领了圣旨,运笔如飞,迅速将《乾元十九年再建永宁寺记》写成,文曰:“伏闻天道沧桑,逢百年而有圣人出,救世济民,以慰华夏。蒙古亦夏后氏之苗裔。维我大可汗复兴元祚,天下归服。仁德所至,四海八荒、九州万方闻风向化而朝者,络绎不绝。惟奴儿干之地虽远,虎尔哈、赫哲、鄂伦春、鄂温克、费雅喀、达斡尔等族亦心慕中华,率众归附。上嘉其志,命敖汉伯布达、工部员外郎阿海等赐爵给赏、劳慰还之,于满泾站开设商埠补诸部日用不足,复命重修永宁寺。江北(指黑龙江以北)及海外诸民,得衣服器用、谷米酒食,皆欢呼雀跃,顿首而谢曰:‘莲花慈悲,道高尧舜,我等甘心臣服,子孙世代永无异意矣’。以斯观之,我圣朝非独弓马甲于天下,仁德亦甲于天下也!尧舜之治,不过九州之内;莲花之治,万方之外,百姓无饥寒者。政治普化,服安远人,懿欤尚矣!伟欤懋哉!高山崇崇,云雨兴焉;海波滔滔,蛟龙生焉;国势蒸蒸,万姓归焉。正谓我朝与天同体,永永无极!故为文以记,传诸后世。乾元十九年十月廿一日立。敖汉伯布达、工部员外郎阿海”。

这篇充斥着对莲花大可汗的奉承之言,专为溜须拍马而作的马屁文章在后世引起极大反响,竟被某些史学家誉为永宁寺三座石碑中最有历史价值的一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