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重回人间混几年

第590章 药(第2/4页)

,组织上刻意留的这个资金缺口,给的是固然正大光明的机会,但却也是一个紧箍咒……有些因果,你沾染上就摆脱不了了。”

穆丽雅摊了摊手:“这就没法子了,想要进步,不可能没有代价。孙猴子能被授予齐天大圣的职称,那是对于他能力的肯定;然而一码归一码,漫天神佛固然可以看在平账的份上,任由孙猴子大闹天宫;但真到了取经这等正经事,不给他戴上紧箍咒,没人敢用他。”

组织上比任何人都知道这一百亿的预算,已经将德州这个老工业区当下所有的潜能全部榨干了,所以故意留出来的那个资金缺口用意很简单。

如果你想进步,如果你想把事情办的漂漂亮亮地,如果你想把自己隐藏在这个援建计划里的产业版图拓展计划落实,那么你就必须必须补足这块的资金,

怎么将这个资金缺口补足?

靠德州自己是绝对不可能了。

唯一的办法,就是打开房门,向其它人发出邀请,让其他人上桌。

融资的方法可以是如同那个“鲁冀豫工业经济协作框架”一样的地方行政系统间的合作,也可以是面向“社会”层面的融资……但唯独有一点,你德州,你杨某人,不能吃独食。

之前杨默在凑集100亿预算的时候,发用了那五百多名白手套加盟商,这证明杨默并不是完全的油盐不进,也让许多人看到了希望。

既然当初整顿民企的时候需要靠加盟默默百炸来获取钻探公司的庇佑,那么这些加盟商背后的主家自然不是什么多有份量的角色。

那些小鱼小虾都能借势上桌,凭什么真正的大鱼就不能上桌?

这就是当下许多人的想法。

当然,这些人龙蛇混杂,后面有其他人的想法也不一定。

总之一句话,在这个年代生存,妥协是一门艺术,要学会更好的团结同志,帮助其它同志共同进步嘛。

穆大小姐早就将这一切看透透彻彻的了。

只是她有些不太明白,自家男人并不是有着什么精神洁癖的人,对于一些事情也并不是没有容忍度,可为什么对于组织上释放的这个利好信号,不但没有什么太多欣喜的情绪,反倒是有些阴郁的感觉……要知道,这种机会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求都求不来。

面对着自家女人疑惑的眼神,杨默叹了一口气,却是将那份报参翻到了第二页:“福兮,祸之所倚;我很怕事情的走向未必如人所愿……你先看看这个吧。”

穆丽雅疑惑地顺着杨默指着的方向看去。

“奉天金杯汽车厂股份改制?”

“仰……融?”

很快地阅读完了这份其实并不算很长的专题分析报道后,穆大小姐顿时抽了口凉气,终于知道自家男人为什么这幅反应了。

………………

八九十年代其实是个能人辈出的年代,并且很是涌现出了一批搅动风云的狠人。

如果说那位牟老板靠着“罐头换飞机”的操作从一开始就脍炙人口,并给被无数草根出身的人打了一针鸡血的话;那么几乎同时,另一个人的资本操作则显得要低调得多。

但事实上,这个连名字都很神秘的安徽人,却可能是真实的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掌握了现代资本游戏规则的华夏企业家,并且被视为知识分子经商的代表,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国内的知识分子投身于九四派的怀抱中去。

这个人,叫做仰融。

据说他原名叫仰勇,是一个毕业于西南财经大学的经济学博士。

采访过他的记者描述说:“仰融是一个思想上天马行空的人,你跟他坐在一起,总是被他牵着走,很难把握自己的节奏。跟其他企业家相比,他显得更桀骜一些。如果说仰融自己身上只有20万了,而且明天就要全部还掉,但是他今天能请你吃10万元的饭,并且面色如常。”

而仰融也很喜欢背诵莎士比亚的一段名言:“世事的起伏本来就是波浪式的,人们要是能够趁着高潮一往直前,一定可以功成名就,要是不能把握时机,就要终身蹭蹬,一事无成。”

由此可见,这是一个极具冒险精神,且心理素质极其强大的人;而其极富传奇的一生,也完全可以作为一部爽文小说来看。

1989年,受知名金融教育家、中国金融学院党高官许某的赏识,仰融赴香港创办华博财务公司,其初始出资方为同为许某担任董事长的海南华银。

对于高级知识分子,尤其是商科类、且睁眼看过世界的高级知识分子来说,正逐渐进入改革开放深水区的华夏是一个遍地黄金的宝地……最起码,国营企业的资本变革将会带来巨大的利益空间,这一点是一些人的共识。

于是在创办华博财务公司以后,仰融很快就把目标锁定在了后世赫赫有名的奉天金杯汽车厂身上。

奉天金杯汽车是东北第一家尝试股份制改造的大型国营企业,1988年它向国内外发行1亿元股票,历时一年有余却响应寥寥,公司甚至曾在体改委的大院里贴布告卖股票,整整一天也只卖出了2.7万元……当下国人对于股票这种新生事物的抗拒情绪可见一斑。

正当金杯汽车厂愁的一筹莫展时,仰融找上门来了。

于是在1991年7月22日,仰融以1200万美元的价格买下金杯汽车40%的股份,之后他又安排了一次关键性的换股,将控股比例扩大到51%,成为该公司的绝对控股方。

为此,仰融还专门在太平洋小岛百慕大设立了一个几乎所有国人